随着信用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服务的升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风险隐患,近段时间来,银行卡用户资金莫名被盗事件屡见报端。银监会日前发出消费风险提示,银行卡用户可通过七种方式预防不法分子的诈骗。
花5000元就能买到一部银行卡盗码器,利用这台盗码器就能获取银行卡用户的账号、密码等所有资料,从而复制一张空白卡来盗取用户卡内资金。昨天,本报读者陈先生反映,目前有人在网上兜售这种盗码器和相关技术。
读者:盗卡术公开叫卖
按照陈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找到了数家兜售银行卡盗取术的网站,“郑州解码有限公司”宣称,可提供一种目前最先进、最安全的盗取银行卡设备——感应型盗码器,这种设备可把卡内全部信息(卡号、密码和三个磁道内的信息)复制到空白卡内,能够代替原卡使用。
这种“感应型盗码器”由感应器、接收器、数据线和光盘组成。感应器外形像纽扣,粘贴在离取款机一米距离内,待有人刷卡时,感应器通过磁性感应就会把卡内信息盗出传到500米内的接收器上,并通过电脑把信息显示出来,再用复制器把信息复制到空白卡上就可以了。
该“公司”负责人王某介绍,他在网上销售这种盗卡术已有三年时间,平均每年能卖出10多套设备。随着银行网络的不断升级,王某的盗码器也相应升级,纽扣感应器开始变为长3cm、宽和厚均为1cm的方块,置于取款机的顶棚。王说,现在银行防范能力很强,一般复制一张卡的时间为40多分钟,成功率在50%以上。
据其称,这种盗码器的开价为5000元,同时赠送复制器,并赠送10张空白卡,可循环使用5次,每张空白卡的售价为50元。记者随后“百度”一下“银行卡盗码器”,共有2270条相关网页,全国约有十多家“公司”在公开销售这种盗码器和相关技术。银行:盗卡术没有依据
采访中,省城银行界人士对“银行卡盗码器”显得讳莫如深,有人直言,所谓盗卡术只是谣传或骗局,没有依据。
据称,银行卡是接触式读取,在没有接触银行卡的情况下,所谓的感应器是不能通过磁性感应读取银行卡信息的。网上所说的使用粘贴在自动取款机上的感应器,然后通过500米内的接收器读取银行卡信息是完全没有可能的。这种所谓的“高科技产品”不可能被制造出来,即使是真有,也不可能只卖5000元。据介绍,银行客户如果要在短期内拿出大笔现金,只能去柜面交易,但假卡一眼就会被识别出来,而且取出大额资金需要本人身份证,因此,兜售者称能盗取银行卡内的大笔资金根本不可能。银监会:七招可防诈骗
针对银行卡安全问题,银监会上周发布消费警示,银行卡用户可通过七种手段捂住自己的“钱袋”:
一是及时签名。领用银行卡后,持卡人应立即在卡片背面签名条上签上与申请表上及本人身份证件相同的名字。
二是密码保护。妥善保管卡片,不要将卡片、身份证、密码放在一起,密码设置最好不要使用出生日期、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或“888888”等容易破解的数字。三是保证个人资料安全。要通过正常途径办卡。要谨慎对待要求提供个人资料的可疑电话、电子邮件、网站或手机短信。
四是ATM机专用。使用ATM机时,要注意ATM机上是否有多余装置,应留意ATM机出钞口及密码键盘有无异样或被改装,输入密码时须注意遮挡,取款后及时取走或销毁ATM机交易流水单,任何时候不要将自己账户资金转入不知名的账户,不要轻易相信粘贴在ATM机上的任何咨询电话。
五是保管凭条。不论在本地还是异地用卡,均应妥善保管交易凭条,最少应保留至下一个月对账单寄来时,核对无误后再销毁。
六是挂失要快。信用卡一旦丢失,要尽快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挂失。口头挂失一般通过拨打发卡银行的客户服务电话办理,书面挂失应到发卡银行办理。
七是明辨真假电话银行。国内电话银行服务主要有两类:一是各家银行使用的全行统一客户服务电话;二是当地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中正式公布的可供客户咨询、办理有关业务的电话号码。客户应特别注意,不要使用经过其他电话号码连接后的“电话银行服务”,不要轻信任何非正常渠道提供的电话银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