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最近竟然动念想为了银行背叛老父,改名字。家里平常所有资金运作均在招商银行,但家人的工资定期发在工商银行,遂存在一个定期的资金调动问题。按道理说,开通网上银行,上工行花56块钱办个U盾,全齐了,只要能忍受高昂的转账费用。但是想想工行见首不见尾的人龙以及时间、精力、油钱、存车费,一个头两个大,划一次账被人扣去50块,也就咬牙认了。算是响应了银行号召,替银行增收不说,还为人家分了忧解了难。
可是,问题出现了。朋友父亲是个老文人,从康熙字典里给他找的名字属二级字库。好处是重名少,坏处是五六年前到哪儿办事他的名字都是个黑三角:电脑字库里没这个字。这两年,朋友的问题逐步解决,一般的办事机构,看病的管车的管钱的,大多升级了电脑系统,他也终于从某▲变成了某某。名正言顺的感觉这回被一闷棍打掉:由于工行网银的系统问题,朋友的名字打不出来,这回倒不是某▲,成了某“?”了。理论上可以被称为某问号的用户名很多,所以无法拨款。工行网上客服在朋友的质问信发出后回了一封电邮,说这种情况还请到柜台办理。U盾白买了,队还得排,时间还得花,并大大郁闷一回,一点儿辙没有。
电脑系统升级,应该是每个公共服务机构的常态工作之一,为的是适应服务对象不断提高的要求,并与日益完善的行业服务大环境相协调。这种调整,应该是争先恐后的,至少也应该是自觉自愿的。服务做得到位,才能拉住客户,才能把业务做好,也才能有好名声和好的发展前景,道理不可谓不浅显。既然其他银行的网银系统在很久以前就能打出这个字,那么工商银行的网银系统(自称是网银评比的头牌),理论上讲也应能打出这个字,前提就是,系统要及时升级,一如服务观念要及时升级。当然,还有其他办法,在康熙字典里的生僻字不能作废的前提下,请“起名不慎”的客户统统到柜台排队或者干脆改名。
网民们都知道,工商银行的缩写是ICBC,故名爱存不存。真诚希望所有的银行都能成为百姓的贴心理财顾问,替客户着想,就是替自己着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