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的诞生过程,这个故事拿到五十多年后的今天说,其实是一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的金融生活版本的重现。你知道,万有引力一直存在,只不过出了牛顿外,别人都没有在意过。
1949年,三个美国人——阿尔弗莱德·布鲁敏戴尔、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和拉尔夫·斯奈德——受到某个借债案例的启发,创办了大莱俱乐部(Diners Club),作为第三方,为借贷者和出借者提供中介,并向双方同时收取金融服务费。
故事的一半是,麦克纳马拉是一个商人,他经常把他的费用帐户租借给邻居——如果邻居某个深夜需要买药,他就告诉这个邻居可以去某家药店买药,那里有他的帐户,费用可以先算在他身上;然后,这位商人打电话给药店,确认这笔费用。一段时间后,他向邻居收回药费,并得到了一笔额外的费用。
这个故事的另一半是,如果只依靠零星的邻居的借款,麦克纳马拉是赚不到什么钱的,这些邻居还可能会直接去商店赊帐,但为商店收取赊帐马上又成为他们业务的另一个方面。两项业务的中介服务产生,“大莱俱乐部”成立。
所以你知道了,从诞生之日起,它就拥有这样的特性——双向收费,双向获利。
今天信用卡,距离57年前,已经有了跨越式的不同,今天的“大莱俱乐部”,也只是巨人的一个子公司,然而信用卡的本质依旧保留下来——中介机构(今天更多是银行)收取信贷交易双方的服务费用,从而盈利。
信用,难道只是美国的文化?
信用卡诞生于美国,同样也在美国发展最为迅速。美国现在拥有各式信用卡14亿张,18~64岁的人群,人均拥有22张信用卡。他们的信用卡由两个渠道发行——银行卡协会体系和独立发卡体系。
银行卡协会体系是VISA(维萨)和MASTER CARD(万事达)的发行系统,他们各自拥有强大的银行参与者,在20多年前,就已经垄断了国际信用卡的发行市场。所以,在国内发行的,需要靠外币支付结算的信用卡,尤其是双币卡,卡身上面的标志,不是VISA就是MASTER,鲜有其他。
美国人把信用当作是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信用卡就是最好的中介,他们生活的常态就是——90%的消费由刷卡完成,即便单笔消费可能1美金都不到——他们习惯于只带少量现金,也习惯于用信贷树立个人形象。
同样,保持良好的信用积分也无比重要,在美国它关系到购买大宗商品的利率高低、就业及换一份地位更高的工作,甚至是外国移民能否取得居留权。
一个美国公司破产了,他只需要清偿有限债务或者申请破产保护,但一个美国人的个人信用破产了,他需要用至少7年的时间重建他的个人信用——这是一位美国律师的原话。
即使是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我们国家,良好的信用带来的优惠也令人心动:提高信用卡额度、升为金卡或者白金卡、更大的折扣和更多倍的积分。
给你的信用卡单“治治病”?
信用卡带来的方便几乎无法悉数,而且极其适应当前的生活节奏,加之使用的简单方便,使得它的风险轻易被遗忘。
事实上,信用卡的成本非常昂贵,一旦卡内存在没有偿还的余额,银行会以消费的总额开始计息,而且是一天为单位。即便只有0.0005的利息(就是消费1万元,每天收5元的利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