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顾问 提供任何人简易学习的理财知识,聚合集体的力量,以生动真实的个人经历讲解理财故事。为您拥有稳健的家庭财务而生!
我们的目标:使每一个人成都能为自已的理财顾问
您的奉献:请记录您的理财经历,分享您的理财经验
   

立足长远 六年“吃房”资产快速翻

聚财真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房产升值空间就有。

张蕾是一个普通的上海人,走在大街上根本无法看出她与身旁的其他人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正是这位看似普通人的职业投资者,目前拥有的房产总价值已经接近3000万元。

张蕾目前手中拥有9所房产,全部为公寓住宅。其中一套自用,另外一套让父母居住,另外6套全部用于出租。虽然每月需向银行规划一些按揭贷款,但是每月的租金收入已足够应付这些债务,这使得她的家庭无债一身轻。

记者也曾经听说过很多温州投资者在上海败走麦城的故事,而张蕾的入市时间与这些曾风光一时的温州人相差不多,缘何她笑到了最后?在此,记者记录了她的投资故事,愿读者从她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发现机会心仪房产

张蕾很早就发现房产的投资机会了。2000年之前,婚后已于夫家公婆一起居住了5个年头的张蕾很想搬出来住,因为婆家房子本来就小,而随着小孩的出生,显得更是拥挤不堪。但其时丈夫虽然已经渡过了艰难的创业初期,但资金依然有些紧张,于是他们想到先搬出来租住一段时间,等到手头宽裕了再考虑买房。

机会往往只青睐有心人,而张蕾正是这样一个人。就在她四处打听找房时,张蕾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租房其实很不合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租金价格虽然与现在相比要低廉一些,但是与当时的房价进行对比,她发现用十年的租金就可以买一套住房了。

“我当时不知道租售比,直到有一天听了一次理财讲座之后,才明白原来租售比是衡量投资是否合算的一个指标。我当时发现很多房产的租售比大于1:100,如果换算成年投资回报率,超过10%。”她说。而当时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很低,即使5年定期期存款利率也只有2.88%,活期就更少了。她当时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有钱投在房产上,要比存在银行划算多了。

这个念头的产生,对她往后的投资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时来运转大量吃进

张蕾是幸运的,因为在她刚刚意识到房产投资孕育着巨大机会的时候,一家国外公司收购了她与老公共同创办的公司,家庭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但拥有了一大笔余钱,同时他老公还凭借深厚的技术功底,进入这家外资公司,除了固定的月薪收入之外,每年年底还有股权收入,总收入超过百万元,而这些收入也为她日后持续投资房产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障。

在机会面前,张蕾没有丝毫犹豫。她首先在康定路上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两房用于自住,而后开始寻找的合适的房产进行收购。首先被她看重的是位于静安区南京西路、青海路上的云海苑,当时这个楼盘开盘价在9500元/平方米左右,这在2001年已是上海滩比较高的价位。但张蕾经过考察后发现,南京西路附近档次较高的楼盘,尤其是受到境外人士关注的楼盘,租金一般都很高,因此她挑选了两套面积约 150平方米的三房,全额付款吃进,成本达到9995元/平方米。

随后,她每年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购置房产。2002年9月她在普陀区光明城市花园以 8700元/平方米的价格购进两套面积超过180平方米四房;2003年以8月在普陀区圣骊澳门苑以7600元/平方米的价格买进一套三房;2004年4 月,以15600元的价格在静安区购进一套静安枫景的两房;在2005年8月,正值房产调控,大部分投资者选择退场,而她却以18000元的价格在卢湾区购进两套耀江花园的物业。至此,她已陆续收购了9套房产。

遭遇调控不为所动

张蕾看到了房产投资的机会,并为此付出了实际行动。但是她的投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的一些波折。

温州人对于金钱有着天生的直觉,他们能够早于别人发现赚钱的领域,而与此同时他们也敢于冒险,这在温州人炒作上海房产时显露无遗。但张蕾与温州相比,要保守得多。

张蕾的保守主要体现在利用银行贷款上。温州人敢于将按揭贷款用足,如很多投资者仅支付两成首付,这种方式在调控之前是可行的,因为在调控之前,二手房买卖环节税费很低,因此转让起来很是容易,所以对于短线操作的温州人来说,即使资金链绷得很紧,但只要顺利脱手,不会担心其断裂。

张蕾也曾经考虑过短期操作方式,但她发现长期持有物业,在享受资产升值的同时,还能获得物业出租的收益,她认为这种方式相比短线操作来说更为稳健一些,因此她坚持稳扎稳打。即使向银行贷款,但最多只贷五成。为什么不借助银行贷款的杠杆作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呢?对此她说:“如果我全部都以两成或者三成首付款买房,我当时至少可以吃进20套房产,但是估计现在手中一套房产也剩不下来了。估计会被宏观调控打倒。”张蕾的估计并非没有道理,在宏观调控正浓的2005年年底,就有不少温州投资者不再向银行归还贷款,而投资的房产则任由银行收回处置。

调控初期,上海的房价一直盘整,虽然没有下跌,但也不见上涨。很多短线投资者并没有坚持下来,甚至不乏一些割肉解套的人。而此时市场看空者居多,同时观望气氛很浓,交易惨淡。见到这种情形,张蕾心里的确有些不踏实了,上海房价还会上涨吗?她想找到答案。而在她发现北京、广州房价一直的上涨时,她放心了。

张蕾的老到之处还表现在对地段的选择上面。张蕾偏好投资市中心区域的物业,因为她坚信随着市中心物业供应的减少,物业的升值潜力会更大。而实践也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在2004年4月,她与自己一位朋友同时购买了一套房产,不同的是她朋友选择了松江新城,而她选择了静安区的静安枫景,三年过后,她朋友投资的那套房产仅涨了30%,约合每年10%的收益,而目前静安枫景已经翻倍,达到32000 元/平方米,投资回报200%,是前者的6倍。

雨过天晴终获回报

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一轮补涨行情,这轮行情让张蕾的身价再次暴涨。

初略计算,在过去的6年多时间内,张蕾持续投资在房产方面的资金超过500多万元,除去两套用于居住的房产,另外七套房产市值已经达到2500万元左右,目前还有近500万元的银行按揭贷款需要归还,每月按揭还款高达40000多元,但是她一点都不用担心,因为目前七套出租房的租金收入达到55000元,足够应付。

自从张蕾买进第一套房产以来,她还没有抛售过一套房产,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她也不打算转让,因为在她看来,房产还有不小的升值空间。“中国的经济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同时还会有更多的人来上海买房,这都是促使上海房价持续走高的根本原因。”她如此认为。谈到未来的打算,她表示会长期持有,准备以此养老。

真经点评:媒体将房产投资者称之为“炒房客”,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信奉短线操作模式,进进出出非常频繁,但当调控来临后,“炒房客”的下场很惨。张蕾虽然也是房产投资者,但她不是“炒房客”,所以她笑到了最后。当然,我们在这里总结张蕾的投资经验时,首先要赞赏的是她很早就发现了房产的投资机会;其次是她的坚持,因为面对调控来袭市场普通看空时,张蕾仍然认为房价还会走高,这需要一定的胆量。


关闭窗口

理财顾问(licaiguwen.com)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925号-2